当19岁上海音乐学院的学子在慕尼黑奏响《Mysteries of the Macabre》时,优雅的乐声穿越了国界,评审团的掌声仿佛在告诉我们,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是艺术的永恒主题。2025年第74届德国ARD国际音乐比赛即将拉开大幕,这不仅是小号爱好者的盛会,更是全世界音乐家展示自己的绝佳平台。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对于中国音乐家而言,这将是一次实现梦想、书写辉煌的机会。
音乐界的奥林匹克——ARD国际音乐比赛自1949年成立以来,就成为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无论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音乐家,还是一位誉满全球的音乐巨星,这里都是追梦者的舞台。特别是小号组,因其独特的技术要求与演奏风格,常被馥郁的音色与挑战的技术结合所称颂。试想,当你站上这样的舞台,手中握着的不仅是乐器,更是一份对音乐的敬畏和热爱。
本届比赛的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参赛者必须是1996年至2008年出生的音乐家。对于这一年龄范围,意味着强劲而富有潜力的年轻力量正在涌现。我们可以期待,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报名中,需要提交护照扫描件、个人简历、肖像照片,以及音质不低于900MB的视频预选。尽管视频的限制似乎对选手们是个挑战,但这同时也鼓励他们把握时间,展现最完美的一面。
在曲目选择上,选手们需要在多首经典作品中做出选择,既要展现自身的技术能力,还要展示其对音乐理解的深刻。第一轮包括西奥·沙利埃尔的《第二号比赛乐曲》和约瑟夫·戎冈的小协奏曲等名曲,其中一些作品甚至需要背谱演奏,这无疑对音乐家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半决赛,更有安妮莉丝·范·帕里斯为本届比赛创作的全新作品等待着参赛者的挑战。这不仅是对演奏技术的考验,更是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度追问。
作为国家的代表,中国音乐家们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一方面,对手们来自全球的顶尖音乐院校;另一方面,中国选手的身上肩负着更为厚重的文化传承使命。回顾近三年参加者的淘汰原因,大多数问题并非技术不足,而是对曲目的处理、对评委心理的理解不足。因此,向成功者学习,汲取经验,尤其是在华彩乐段的设计和演奏的礼仪方面,都将是中国选手制胜的关键。
奖项设置令人心动:第一名获得10000欧元的奖金,除此之外更大的诱惑在于签约机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案例复盘让我们明白,2019年冠军正是通过此赛事成功与柏林爱乐乐团签约,获取了更大的职业发展平台。经历过疫情冲击的古典音乐市场正在复苏,这为许多音乐家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全球对音乐需求的上升,奉献上好的表演,才是最好的回应。
最终,在距离比赛只有300天的时间里,组织者已准备好为选手们提供详尽的指导与帮助。从视频录制、礼仪到曲目的选择,中国选手们必须为梦想而努力。评委主席Reinhold Friedrich的歪嘴慢板,以及他在慕尼黑啤酒馆的光顾,更是成了选手们在紧张之余放松的秘密基地。在期待与新的挑战中,走进2025年ARD小号大赛的舞台,或许就是中国音乐家打开国际音乐梦的钥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