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王星Vincent,(https://xueqiu.com/4883834810/21464924)
传说企业并购的失败率高达80%,而之前中国民族企业被外资并购后的下场也都不是很好。所以,当法国小家电巨头SEB(赛博集团)2007年底并购$苏泊尔(SZ002032)$后,有媒体担心又一个中国民族企业会被外资消灭。
不过,从$苏泊尔(SZ002032)$在被并购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这桩当年广受关注的收购或许有机会成为少数成功的案例之一。自2007年被收购以来,$苏泊尔(SZ002032)$实现了平均年30%的营收增长和近50%的年净利润增长。
总的来说,$苏泊尔(SZ002032)$强劲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如下三个变化:
一、来自SEB的大规模生产转移
从财报上看,$苏泊尔(SZ002032)$最大的变化就是来自SEB的采购大幅增加。数据显示,与SEB的关联交易占总收入比,在收购完成2008年就达到了12.11%。这个数字在2011年上半年增加到了创纪录的20.35%。安信证券估算,即便未来1-2年,每年SEB集团只有5-10%的电器业务转移给苏泊尔,就有助于帮助其电器业务实现50%左右的增长。同时,来自SEB电器业务的大规模生产也带来了相当多的技术转移,有助于苏泊尔在国内市场上的开拓。
二、业务形态从炊具制造为主变成电器制造为主
由于SEB销售收入中70%约255亿元都是来自电器业务,因此苏泊尔在电器业务方面在2007年之后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其电器销售占比从2007年的不到40%,增长到了2011年上半年的52%,第一次超过炊具成为$苏泊尔(SZ002032)$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随着SEB不断加大转移产能,同时随着$苏泊尔(SZ002032)$新建小电器工厂产能的不断释放,未来电器收入所占比例应该还会加大。
三、国内市场渠道下沉
实事求是的讲,如果把苏泊尔的增长完全归结于大股东的生产转移也并不合适。一个很好的证据就是,如果把所有与SEB的关联交易去掉,苏泊尔在2010年仍然达到了超过30%的高增长。
在过去的几年,苏泊尔这两年在承接SEC大量订单的空闲,对国内市场的开拓仍然没有放松。2010年其在全国市场新建了272家生活馆(2010年底一共804家),同时和日日顺合作,建立铺货网店。这次措施使得苏泊尔在三四级市场占内销比重已由前两年的15%提升至20%以上。
可能的风险:产品质量和毛利率
目前,$苏泊尔(SZ002032)$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如何在销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保证质量(此次央视曝光事件值得警惕)。另外,电器(对苏泊尔来说主要是电锅类产品,占电器1/2的销量)行业竞争激烈,会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另外,炊具的主要原材料铝锭及不锈钢采购价格也会影响公司的利润率水平。总结:作为一个典型的外资公司收购案例,苏泊尔被并购后在市场竞争中的良好表现可谓可圈可点。但是随着其进入小电器等业务领域,尤其是和$美的电器(SZ000527)$和$九阳股份(SZ002242)$展开正面竞争后,SEB的外资身份(如决策时间过长,对当地市场反应))是否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呢?